往期回顾:2018年 2017年 2016年

2019王式廓国际驻留项目 -- 首位艺术家王恩来的纽约驻留纪实(一)




初见ISCP

驻地机构ISCP(International Studio & Curatorial Program)位于布鲁克林的 East Williamsburg,这片区域是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扎堆儿的地方,附近有很多库房工厂,离工作室不远处有家来美35年的台湾阿姨开的餐馆,我在这解决了很多顿午餐。中午餐馆里人头攒动的大部分是在附近工作的华裔工人。街上有很多涂鸦,且大部分完成度很高,顿时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色彩。

▲ 抵达驻地ISCP







▲ 布鲁克林的街头

坐了火车,转了地铁,一路跟着谷歌地图的指引到达了驻地机构ISCP。我被引到了大楼的三层,自此在纽约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工作室。大楼一共三层,每一层都有公共的厨房、休息区和卫生间,共有三十几间工作室。



▲ 每个艺术家都会分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用于驻地创作

8月份新到的驻地艺术家均来自不同的国家及地区,有澳大利亚、丹麦、苏丹等地。见面会上我们每个人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作品。

▲ 向ISCP的工作人员及新的驻地艺术家介绍作品

驻地交流,结识艺术家

机构会定期组织策展人访问艺术家的工作室,比如ISCP的总监Susan Hapgood ,以及自由策展人Florence Deriuex,她曾任蓬皮杜艺术中心和东京宫的策展人及Hauser & Wirth画廊的展览总监。驻地艺术家之间也可以自由约定拜访及参观对方的工作室。以下介绍我拜访的三位艺术家。

美国艺术家Joshua Liebowitz曾在北京驻留过,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和文学专业。在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很多新闻调查和历史文献研究的工作痕迹,他对世界有着鲜明的个人立场,同时又能找到恰当的视觉语言将其加以呈现,且不止步于枯燥的“社会调查”方式。在强调装置作品中“去手工化”的手法这一点上我们很有共识。

▲ 艺术家Joshua Liebowitz和他的工作室

定居纽约的华人艺术家戴馥任已经在ISCP驻地一年多了。5年前,我们曾共同参加过北京的展览。她最近的系列作品——《婚姻学院》源于2017年对北京相亲角的调查研究,并结合了自己东西方的生活经历,以不同的视觉呈现方式展开对性别问题的一系列讨论。

▲ (左三)艺术家戴馥任为大家介绍作品

来自加拿大的艺术家Jude Griebel的雕塑作品将建筑和微缩景观等元素融入超现实的情境里。我很不喜欢过度堆砌的作品,可从他的作品里我看到了适可而止的控制力,以及和他本人敏感的性格特征非常契合的气质。



▲ 艺术家Jude Griebel的雕塑作品

全方位汲取艺术新能量

驻留期间,ISCP机构还组织驻地艺术家一同参观了Queen Museum和The Shed, 以及纽约其他驻留机构Nards Foundation、Triangle Arts Association等。另外,纽约作为当代艺术之都,古根海姆博物馆、惠特尼美术馆、新美术馆、Drawing Center、纽约科技馆等自然不可错过。

▲ The Shed



▲ 古根海姆博物馆



▲ 夜访惠特尼双年展



▲ Queen Museum及周边



▲ 参观纽约科技馆



▲ Drawing Center开幕

始终着迷的现成品

驻留期间少不了要逛各种建材店。这个月倒没怎么动手做创作,随着脑中一些方案已具雏形就随手准备了一些材料,做大件的不太现实,接下来会从一些小作品入手。

▲ 布鲁克林的建材店

在这总有人会问我“你喜欢纽约吗?”,我都是笑着给予了肯定的回答。可仔细想想,我真的喜欢吗?喜欢它的什么?我却说不出来。私下里聊天听到加拿大的艺术家吐槽纽约的贵,心想原来不只是我这个花着人民币的人才觉得纽约的物价高。写到这儿,打开手机看了一眼人民币“破7”的汇率。

一个月的时间是难以对一个城市得出概括性评价的。姜文电影《邪不压正》的原著作者张北海是老纽约,他说:“城市的灵魂,你看不见,可你一上街就感觉到了”。

用脚步丈量出的纽约是一条条的线,等线编织成网也许就有了深入一点的认识,并且可以通过每个个体,使我与纽约产生独特的连结。我想我还会再读一读保罗•奥斯特的《纽约三部曲》、乔纳森•勒瑟姆的《布鲁克林孤儿》,借他人之眼体会体会不一样的纽约。

白先勇曾在其小说集《纽约客》中如此形容纽约:“淹没在这个成千上万人的大城中,我觉得得到了真正的自由,一种独来独往,无人理会的自由。”

(图片来自艺术家王恩来)